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藏经阁藏经阁

日内交易十余年,得出八字真言:审慎、顺势、敏锐、止损

孟德稳2022-04-18【藏经阁】人已围观

简介从事日内交易十多年来,历经起伏,得出八字真言:审慎、顺势、敏锐、止损。也许随着经验和年龄的增长,对交易的体悟还会发生变化,但至少现在做到这八个字的时候,我都会感到心安踏实,一切可控。

从事日内交易十多年来,历经起伏,得出八字真言:审慎、顺势、敏锐、止损。也许随着经验和年龄的增长,对交易的体悟还会发生变化,但至少现在做到这八个字的时候,我都会感到心安踏实,一切可控。

——孟德稳

1、审慎
 
我从来不认为交易可以做得像艺术那么洒脱,或者说我认为优秀的艺术也有着洒脱的外表而严谨的内核;就像草书,行云流水一气呵成,美来自于错落而有致,错落是升华的东西,有致则来源于楷书的功底,应该没有楷书不练就能写好草书的人吧?
 
放在交易上也是一样,一些做出成绩的大神们在回答交易好的原因时喜欢说是:盘感。但是盘感是什么?盘感就是严谨的逻辑框架经过千万遍的锤炼,熟悉到可以瞬间做出决策的状态,所以严谨的逻辑框架还是基础,而随意的盘感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。
 
我是个反应比较迟钝的人,交易行为发生之前都需要一个酝酿的过程,从大结构成型而产生一个大致的预期,再到小结构的逐步验证,还要观察成交、持仓、相关板块品种的配合等等,只有走势一步步落入到严谨的逻辑框架里,交易才会发生。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,但是用严谨的逻辑追求高概率,就意味着回避掉了很多风险,我就可以重仓出击,而敢于在好机会面前下重手,是一般交易员和优秀交易员的区别之一。所以我经常用一句话警醒自己“在不确定性面前收得好的人,才能在好机会前放得准”。
 
道理明白了,执行上如何才能严谨起来?巴菲特有个说法叫“打孔机理论”, 说投资者一生只有20次出手的机会,每做出一次买入卖出的决定,打孔机就打孔一次,直到20个打孔机会用完,以此用来严格选股,减少操作。这个方法很有效,新人训练炒单的时候,每天只允许用固定张数做固定回合,形成习惯,成熟后即便是放开手脚,胜率和盈亏比的稳定性也保持的很好。
 
我自己控制严谨是用自问的方式,每笔交易前我都会问自己几个问题:1、顺势了吗?2、大小结构成型了吗?3、区间和预期大小确定了吗?4、变数是什么?5、止损的条件或位置确实确定了吗?如果能清晰的回答这些问题,这笔交易一般都做的胸有成竹,进退自如。而莫名其妙的亏损大多来自于莫名其妙临时起意的交易。
 
2、顺势
 
孟子说:虽有智慧,不如乘势。势的力量是强大的,势一旦形成,会把一切反对力量击碎,而这些反对力量又会进一步助推势的发展,一个品种的势形成了还会和它相关的品种之间的势互相加强,旋转着向前。国内的投机氛围较强,出现错误定价的时候,往往会矫枉过正。我以前总结过一段文字,这里整段用上:盈利的本质来自于市场的非有效性,非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 
1、信息的不对称,比如稀缺性资源的占有、内幕消息、舆论掌控、有能力合理利用规则漏洞等;
 
2、趋势的延续性与自我加强,当市场出现错误定价的时候,先知先觉的资金会进行纠错,聪明的资金会迅速跟进,顺势的资金会加强趋势,趋势开始自我加强,盲目的资金不计代价的涌入,彻底击败合理意见和反对意见,进入癫狂,然后在癫狂中破灭;
 
3、过分扭曲的反向加强;
 
4、波动规律的延续性。人类的认知总存在者偏差,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被证伪的过程,连牛顿最后都成为神学论者,所以这个市场总是存在着无效性,我们也就总有希望带着盈利退出市场,虽然十分艰辛。这些无效性我们姑且称之为市场漏洞,市场漏洞会随着市场的进化被不断的修复,然后有遗留下更小更隐秘的漏洞,所以能够盈利的方法也在不断变化,要么进化,要么把老的方法放在更无效的市场上。任何一种方法或系统终会被证伪,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在被证伪前赚足利润,被证伪时,保住利润,然后进化系统或更换市场或退出市场。无论如何进化,任何实现稳定盈利的系统都要严控风险,活着才能进阶。强调顺势就是因为市场不可能达到完全有效,顺势往往有概率优势,虽然优势有时效性。
 
势分涨势、跌势和横势,任何一种状态一旦形成,就不要期望它马上转变,而顺应当前的势自然就是高概率的行为。不同周期的势如果是一样的,往往会带来共振的效应,就和中学物理上讲的波的叠加是一个道理。但是大部分时候不同周期的势是冲突的,那我们怎么办?看那个周期呢?我的理解是:最重要的势应该是比做单周期更大一个周期上的势,因为这个势是单子最近的最有效的保护。
 
我把一个典型的势分为定势、蓄势和再起势,一波纯的有幅度的带量的上涨或者下跌就是定势,对应时间匹配的量能萎缩的幅度有限的回调为蓄势,而在关键的时间结构节点上出现了量能和标志性的K线组合就很容易再起势,当然再起势的幅度受到大周期和整个市场氛围的影响。
 
这个市场上赚钱的手法很多,但是适合大部分人的更安全的手法还是顺势,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天才的反应和变态的执行,顺势可以给交易者更多的反应时间来处理不利。
 
识势、顺势、用势,我们赚钱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多NB,而是势来了,我们赶上了。
 
3、敏锐
 
把握再大也做不到百分之百,在开仓之后,便要小心求证预期的发展,符合预期要关注不利因素,不及预期要去发现不利因素;如果不及预期还没发现不利因素,就得按照“幽灵法则2”处理:一定时间内只要市场没有证明持仓对,就要处理持仓。而不是要等市场证明持仓错了才去处理。这之间的微妙差别带来的结果上的巨大差别,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。
 
我们是交易员,不是分析师,处理要比预测重要。周期很长的交易,可能事前的逻辑严密深度占主导地位,处理这个动作因为仓位较轻时间充裕,所以不显得那么紧迫。但是反过来讲,交易周期越短处理就越重要。短线上,有一部分利润就是来自于:处理坚决的人赚处理拖沓的钱。
 
4、止损
 
关于止损,我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“认亏是转向稳定盈利的第一步”里面有详细阐述,这里强调几点:
 
1、 亏损是避免不掉的,它只能被限止,并在发生后坦然接受它,它是盈利必然付出的成本。我们没有必要在产生亏损的时候看轻自己,就如我们盈利之后也不必心花怒放一样,这只是概率优势在发挥作用。
 
2、 进场之前就要确定好止损的条件或者位置,并做好亏损的准备,当实际走向不利后,就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,比如:持仓亏损后不断告诉自己破了某个价位就要不计成本的平仓,真到了这个位置,做好心理准备的一定比临时起意的要果断。
 
3、 止损不应该只关注单笔的,一个小时的、半天、一天的、一段时间的回撤,都应该被控制,控制的办法就是“三缩”。
 
利弗莫尔说:”每当我失去耐心,不是等到关键时机到来,就轻易交易,想尽快获利,我就会亏钱”这说明了耐心严谨的重要性,但是交易是个连贯的动作,大部分人过于注重开头的方向和切入,而忽略持仓、平仓的敏锐处理和交易后的调节,有头没屁股,自然交易大多铩羽而归。怎么办呢?事前严谨、事中敏锐、事后调整,三者缺一不可。事后调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而做不好它带来的影响又是最深远的。我调整的办法除了“三缩”,就是在交易笔记上认真的再写八个字“审慎、顺势、敏锐、止损”。
 

Tags:日内交易

很赞哦! ()

文章评论

   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...

    用户名:

    验证码:

站点信息

  • 建站时间:2019年05月21日
  • 文章统计426篇文章
  • 标签管理标签云
  • 网站地图xml地图
  • 数据统计百度统计
  • 微信公号:扫码关注“兔子哥有财”